首頁 » 3大NG滑手機姿勢,你中了幾個?

3大NG滑手機姿勢,你中了幾個?

分享文章:

你是不是經常一手拿著手機,另一手不停地滑動點擊?現代人離不開手機,但你知道嗎?這些看似無害的小動作,可能正在悄悄地對你的手部和腕部造成傷害!滑手機雖然方便,但如果姿勢不對,久而久之可能會引發各種手部和腕部的健康問題。今天,我們要揭示3個常見的NG滑手機姿勢,並教你如何避免這些危害,讓你能夠輕鬆保持健康,一邊滑手機一邊維護手部和腕部的健康。

❌ 用小指支撐手機

您是否習慣用單手拿手機,並用小指支撐在手機下方以防滑落?這樣的姿勢容易導致「尺神經壓迫」。尺神經是上肢主要的神經之一,掌管小指和部分無名指的感覺,以及前臂和手部的部分活動功能。當尺神經長時間受到壓迫,會引起手指麻木、疼痛或無力等症狀,甚至可能導致長期的神經損傷。

尺神經壓迫症狀

  • 麻木和刺痛:通常在小指和無名指感覺明顯。
  • 無力:握力減弱,難以握住物品。
  • 手部痠痛:手肘內側至小指一帶經常感到酸痛。
  • 手指變形:長期未治療可能導致手指彎曲變形。

❌手腕長時間處於不自然或壓力過大的位置

滑手機時,手腕過度彎曲或翹起,會增加腕隧道內部壓力,容易導致「腕隧道症候群」。腕隧道症候群是由於手腕中間的正中神經受到壓迫而引起的,症狀包括手部麻木、刺痛、疼痛,尤其在夜間加重。為了預防此症狀,建議使用手機時保持手腕自然伸直的角度,這樣可以減少腕隧道內的壓力。

腕隧道症候群症狀

  • 手指麻木:特別是拇指、食指、中指和無名指的一半。
  • 手部灼痛或刺痛:常在夜間或清晨發作。
  • 握力減弱:手部無力,抓握物品時容易掉落。
  • 手腕疼痛:有時疼痛會延伸至前臂。
🔗 延申閲讀:

❌大拇指長時間重複上下點擊

長時間使用手機,尤其是重複的上下點擊動作,容易造成「板機指」,其正式學名為「手指屈指肌腱狹窄性肌腱鞘炎」。板機指是因手指過度使用,導致屈指肌腱與環狀韌帶過度摩擦,引發發炎和腫脹,症狀包括手指疼痛、卡住甚至需要另一隻手才能掰開。長期不適當的手指使用可能會導致永久性損傷。

板機指症狀

  • 手指疼痛:疼痛通常集中在手掌基部,特別是在屈指動作時。
  • 卡住現象:手指在彎曲時卡住,需要用另一隻手才能掰開。
  • 腫脹:手指基部可能會有明顯腫脹或腫塊。
  • 彈跳感:手指伸直時有彈跳的感覺。

✅ 正確的手機使用姿勢

為了減少手部與腕部受傷的風險,建議採取以下正確的手機使用姿勢:

  1. 減少使用時間:如果可能,應盡量減少使用手機的時間,讓手部有足夠的休息。
  2. 雙手操作:使用手機時,應該以雙手操作。這樣可以分散壓力,減少單一部位的負擔。一隻手握著手機,另一隻手用來點擊和滑動。若需要單手使用手機,應該左右手輪流操作,減少單手過度使用的情況。
  3. 定時休息:每使用手機30分鐘,建議休息5分鐘,讓手部和手腕放鬆。
  4. 保持自然姿勢:避免手腕過度彎曲或翹起,保持手腕和手肘盡可能成一直線的自然伸直角度。
  5. 使用輔助工具:可以考慮使用手機支架或其他輔助工具,減少直接用手持握的時間。
🔗 延申閲讀:

透過這些方法,可以有效減少手部和腕部受傷的風險,保持手部的健康。請時刻關注自己的使用習慣,避免不當姿勢引發的健康問題。如果出現持續的疼痛或麻木,應該及時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和治療。

分享文章: